剑阁县实施“文化+”战略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发布日期:2018-06-27    浏览量:次    来源:   
【 字体: 分享到:

剑阁县抢抓“文化强国”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 “文旅兴县”总体目标,积极推进“文化+”战略深度融合,创新文旅融合新路。

“文化+旅游”,文旅融合齐发展。深入挖掘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成功创建剑门关5A旅游景区、鹤鸣山3A旅游景区。成功打造了觉苑寺佛教文化产业示范园、宝龙山文化公园、大鯢文化养殖观光园、廊桥文化长廊,依托“中国温泉之乡”资源,打造温泉山水休闲度假旅游园区2个。打造剑门关古镇文化产业示范街区“龙剑街”。 目前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剑门关蜀道文化博览园已启动建设,预计用5年时间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将打造现代时尚文化旅游产业街区。

“文化+农业”,文旅农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农耕民俗文化等地域特色资源,打造了五指山农耕文化产业观光示范园、茶园沟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园、化林红色文化产业示范园等一批乡村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命名九曲山文昌寻根、诗词楹联文化示范等20个主题文化旅游乡镇,五指山农产品观光园、新华村现代观光园、井峰村环西河渔养等文化主题示范村30个,打造文化特色农家乐500个。建成化林村、五指村、新华村等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文革文化、农耕文化等于一体的村史展览馆7个。在剑阁3300公里上集中打造具有剑阁特色的农业、旅游、林果、体育休闲等综合性文化旅游产业,带动32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文化+科技”,文化产品数字化。推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相继实施了影视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数字图书馆等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10多个,开通覆盖城乡的剑阁旅游调频广播节目和广播电台节目的点播与回看功能,大力推广剑阁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加强2处国家级、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宣传,通过制售宣传光碟和旅游产品,提升文物效能作用。在文化领域推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全县21家传统网吧实现转型升级,培育剑门关风景旅游公司、大鯢文化养殖观光园等新兴文化业态10家,打造文化特色创意产品5件(套)。

“文化+产品”,打造品牌创意产品。深挖剑门关豆腐文化、根雕文化、手杖文化、剑阁民俗文化等,开发一系列文化产品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目前我县共培育豆腐干生产企业15家,开发剑门豆腐菜品200多道,豆腐干制品30多种,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依托民俗文化,每年举办城北的锯山大肉会、汉阳的川北鸡肉会。依托三国文化和剑门关根藤资源,年生产剑杖10万件,系列旅游工艺品5万件,产品远销国内外,年产值达500多万元。豆腐等旅游制品成了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攻坚“富口袋”的大产业。

“文化+演艺”, 提高对游客吸引力。进一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打造一批如孔明北伐出征、剑门关楼上的战鼓、长号、木牛表演、将军巡关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依托剑阁县雄关杂技艺术团,将三国文化与花灯、皮影、傩戏等传统文化相结合,编排了一批精品节目。目前全县现有雄关杂技艺术团、元山川剧团等民营团体5家。有白龙花灯队、高观皮影队等民间艺术团体87家,流动商演团队170余家,吸引文化从业人员6500余人。既保护了尊崇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保护了民间10类147个非遗项目,又推动了文化就业和扶贫。 (剑阁县文广新局:赵中建)

 

主办单位: 剑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06003751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2302000134号

联系电话:(0839)6666670传真:(0839)6600947 网站标识码:510823005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无障碍浏览